《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创世·纪

创造世界吉尼斯的吉泥思

气体保温大棚

  山东潍坊吉泥思设施农业研究所,简称吉泥思,是从事农业设施研究、开发和高效农业种植技术的科研机构。虽然该所正式成立时间不长,但是研究人员已经在农业科技方面取得了多项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在农业设施领域,大棚气体保温技术,扬弃了目前所有大棚的设计结构、保温理念,把原来的保温材料创新为“气体(空气)保温”。大棚气体保温理念的创立与应用,将改变中国大棚土墙保温结构土地利用低(利用率仅40%)、保温性能低、抗灾能力差的现状;将改变中国大棚砖混结构保温材料造价高、施工难、土地破坏严重难以恢复的现状。

  在农业种植领域,果树四季生产技术是将移动果林技术与广义的设施农业技术相结合研究的最新成果。该技术使同一品种的果树可以在一年四季连续大规模生产并供应市场。既可以使果树具有观赏性,又可以使果树四季生产鲜果鲜食,是高效农业种植领域中的一支奇葩,填补了世界果树培育技术的一项空白。

  甜谷牧草的选育成功,改变了中国牧草新品种依靠进口的现状,创造了综合指标的世界吉尼斯纪录,改变了中国牧草在世界牧草业中落后的历史。该成果2008年获得世界草原大会一等奖。

北京农博会上宋进亮所长亲自给观众介绍气体保温大棚

  创立大棚气体保温理念改变大棚设计落后现状

  潍坊吉泥思设施农业研究所所长宋进亮,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1年停薪留职从事农业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他先是在烟台莱州成立“烟台果树一边倒技术试验基地”,专业从事北方果树高效研究,主要方向是大设施农业理念,在移动果木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2007年成立山东潍坊吉泥思肥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土壤调理剂、土壤与有机农业研究与推广。2011年整合优势资源成立潍坊吉泥思设施农业研究所,任理事长兼所长。

  宋所长和几位专家经过多年对温室大棚的研究,在比较了国内外钢结构温室大棚、竹木土墙结构保温大棚和水泥砖混结构保温大棚后,通过广泛的论证及长期的实验、研究,创立了大棚气体保温理念。

  大棚气体保温,是指大棚保温材料以气体为主,其他保温材料为辅助—仅起到密封气体作用。气体(自然空气)与其他保温材料相比较,保温的综合指标较好。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方便、自然、环保。将气体保温这一理念融合到大棚保温技术上,首先使大棚建造成本大大降低,施工难度降低、速度加快;其次改变了原来的土地使用率低、土地破坏大、难以修复等问题。

  通过对大棚气体保温理念的潜心研究,在大棚设计结构方面,改变了大棚保温外置的历史,即外保温。外保温是把保温层放置于采光膜外面。内保温是相对外保温而言,把保温安置在采光膜的内下侧上,使保温被与采光膜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大棚内保温也叫内保温大棚,是大棚气体保温理念在保温放置技术上的应用。吉泥思“大棚气体保温课题组”,对大棚气体保温理念的进一步研究,在内保温大棚的基础上,突破了所有大棚温室的保温墙体设计理念,大胆实验、创新,又成功开发出多层空气保温墙体。

  潍坊吉泥思设施农业研究所系统完成了大棚保温被的科学合理覆盖技术、保温墙体设计结构技术、大棚骨架结构建造等一系列内保温大棚技术。

  大棚气体保温这一技术成果的研究成功,改变了大棚保温设施落后的历史,具有极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吉泥思研发的内保温大棚具有六大特点:

  1.整体保温性能高。其一,在设计上,保温被采用内置保温技术方案,在外保温保温被放置技术上增加了空气保温层。其二,整个保温被采用无缝方案,整体热合粘贴,没有针孔,密封性高。其三,保温墙体采用多层空气密封方案,50厘米的保温墙体相当于5米的砖混结构材料的墙体,保温效果好。

  2.保温墙体密封材料价格低、建造容易、速度快。这种保温墙体的造价只有砖混保温墙体的一半,施工方便。建造速度,远比砖混结构材料施工快数倍。2.5米高、50厘米厚、100米长的墙体,6人3天就可以完成。施工限制条件低而少,一年四季均可施工。

  3.抗自然损害能力强。由于大棚的设计结构采用空气保温技术,保温被应用了内保温覆盖方案,大棚顶面积雪少、易滑落,抗雪压能力极高,几乎不用人工除雪(对2013年初山东的一场大雪进行实地观察结果显示,几乎不用人工除雪)。抗风能力强,大棚的两个山墙设计为流线型蒙古包式结构,具有极高的御风能力;骨架与骨架的横向连接,改变传统的圆钢或钢管材料连接方案,采用钢绞线连接技术,能够增强抗压能力,同时能够使大风软着陆,提高了抵御强风能力。

  4.空间大、无立柱、机械化利用率高。大棚最高举架4.5米至5米,跨度12米,长度100米至120米。在设计上,可以充分利用钢梁骨架的北面垂直段的有效空间,进行立体化种植。

  5.土地利用率高。传统土墙保温结构大棚,以寿光大棚为代表,土地利用率低,一般40%~50%。土地资源浪费极其严重,是当前寿光大棚模式不可逾越的障碍,严重阻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气体内保温大棚的土地使用率高达80%~90%。

  6.保持土地原貌、棚体材料可重复使用、棚体可移动。旧式大棚土地表层破坏严重,恢复原貌难度大,成本高,大棚可移动性低,再建重复利用低,是当前寿光大棚多年连续重茬种植,重茬自毒,土壤营养失衡,土壤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十载倾心为牧草只求世界草业一席地

  刘万江先生是山东省潍坊吉泥思设施农业研究所首席专家,出生于黑龙江省,祖籍山东-辽宁省海城。1975年中学毕业后返乡务农(任蔬菜技术员)。恢复高考后,他考入齐齐哈尔师范学院(生物本科),毕业后重返生产一线,从事农研、农教及生产。30多年来,在农业生产实践和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探索中,成功地研制出高新农业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他从普通农民逐步成长为我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农业专家,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东科甜谷牧草是刘万江从印度引进、经过20多年的选育培育出的成果。他说:“最初的研究以提高粮食产量为主,对牧草的研究没有正式进行,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市场对牧草的需求,这项研究才成为一个课题,进行科研。”这项成果经农业部鉴定,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含量为19.56%、粗脂肪为3.18%、粗灰分为8.56%、粗纤维为18.61%和17种赖氨酸。经过多年积累,现已具备繁育100万亩牧草生产田种子所需的(父本、母本)材料。

  东科甜谷牧草具有耐旱、耐瘠薄、抗盐碱、抗病虫等方面的抗逆能力和速生性,因此,可在世界上的很多地区种植。这种牧草产量极高,其单产是目前占国际产量首位品种的饲料玉米的5.5倍之多。营养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与豆科相同;纤维含量居饲料首位,达到美国甜玉米的1.9倍;总养分在众多饲料品种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豆科;适合饲喂所有草食动物。这种牧草每年只需播种一次,就可以每月收割一茬。每茬次可收获鲜草5~8吨/亩,干鲜比为1:3到1:4,创出了“一亩地,十头牛,全年饲料不用愁”的良好业绩。东科甜谷牧草从播种、收割晾晒、包装运输、储存,完全符合大面积机械化生产要求。

  由于东科甜谷牧草的干鲜比例适中,所以不但可以随收随喂,解决早春、初夏的青饲草淡季饲料问题,还很容易进行青贮、干制、打包、压块等,这不但可以改善冬季牧草供应质量,还可以通过长途运输解决牧草缺乏地的需求。东科牧草的这种优势,大大减少了因青贮饲料而投入的大量设备投资,从而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东科甜谷牧草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东北地区每年最低可收获四次;西北、华北地区年可收获六次以上,较东北地区增产50%~100%;若在生长期超过十个月的南方地区种植,年产值则是东北地区的2~3倍。

  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如干旱、水灾、冰雹等,东科甜谷牧草最多也就少收一茬。以最保守收获四茬为标准,晒制干草可收获8吨/亩左右,按目前市场价格,普通干草1500元/吨以上,优质干草最低价格2000元/吨以上计算,每亩销售额为16000元,纯利润在15000元左右(不含土地租金和运输费用)。以此利润计算,整个新疆所需牧草根据5年前新疆的畜牧存栏数量计算,需300万亩草场的牧草,则全新疆东科牧草栽培可产生毛效益450亿元。若无资金困扰,3年内就可在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东科牧草生产销售基地—按需所产牧草超市。如果在全国省市区中的28个省市地区全部栽培东科甜谷牧草,那一定会大大促进我国畜牧业的经济增长。

  设想一下:投资1亿元人民币就可投入生产5万亩的繁种田,按每亩最低产出100公斤草种籽计算,即可产出牧草种子500万公斤;若按每亩地5公斤牧草生产种播种量计算,即可投产100万亩牧草生产田。如果新增注入20亿的资金就可把100万亩繁种材料全部投产,即可产出上亿公斤以上的牧草种子,一次性投入全国各省市可同时栽培牧草产品,即可产出30亿吨以上的优质牧草,我国的“草荒”之困就可轻松解决!

  目前中国草业发展在世界上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再加上我国政府屡屡发出禁牧令,使得我国的畜牧饲料的需求快速增长。我国现有的牧草品质,如象草、狼尾草等都没有形成产量和规模,就难以满足畜牧饲料的需求的增长。 所以,无论是从畜牧业的需求上来看,还是从增加经济收入上来看,东科甜谷牧草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这一草种的引进、选育成功,对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